《系统科学学报》
引言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进程近十年的不断推进,国家在高校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大幅增长,极大地改善了高校的信息化教学,有关高校信息化的相关新名词更是层出不穷,如校园大数据、云平台、智慧校园、翻转课堂、微课堂等都在不断地刷新人们对高校信息化的认识,但这种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简单地应用信息技术指导教学与管理层面,而实际高校信息化应该被视为一个复杂的信息化系统,不能只是片面地理解为单一数据、信息化环境与技术支持,软硬件系统的使用等。高校信息化系统是一个由信息化教学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技术服务系统以及师生信息化素养系统和各系统间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所组成的复杂组织整体,而其功能是要实现高校数据和资源的有效共享,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去打造智慧校园,虽然建设了校园云平台和资源库,并且提供了先进的技术环境和设备,但并没能真正实现数据共享与资源共享,高校内各行政部门和二级学院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和交流,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学校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因此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是实现数据共享与资源共享的前提。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一系统工程就必须进行系统思考。系统科学家G·克勒尔阐述了信息时代系统科学的重要意义[1]。他认为,系统科学是信息社会的智力工具,跨学科的方法论更适合处理信息社会中内在的大规模社会问题[2]。系统科学是信息时代的二维科学[3],各种系统理论是建设信息社会必需的科学理论,各种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等是建设信息社会必须的基本技术。信息社会可以从系统科学中寻找思路和方法[1]。
一、系统科学哲学和复杂性研究
虽然系统科学是产生于20世纪的一个学科群,但系统观念和系统思想古已有之。古代的系统观念主要表现为整体观、目的观和相互联系变化的观念[1],如《周易》的阴阳五行说,老子的《道德经》,德谟克利特以原子为基础的系统整体观等都具有丰富的系统思想,从《孙子兵法》中运用系统思想对军事的指导、《黄帝内经》对人体系统的认识、亚里士多德关于整体性、目的性观念的阐述,所有这一切无不体现了古人应用系统思维指导生活实践的智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康德、黑格尔的辩证法和系统思想,他们创立的唯物辩证法使系统思维方式取得了哲学的表述形式[1]。到了20世纪上半叶,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威佛关于有组织复杂性的研究,大大促进了系统科学的发展。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教授将系统科学和复杂性探索的发展历程概括为“三次浪潮”[4]。第一次是20世纪20至60年代,一般系统理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学科开始创立和发展;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70年代,自组织理论的建立;第三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复杂系统科学的兴起。
不同于大多数自然系统,系统工程及其管理所研究的系统是有目的性的,系统中各元素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联系起来并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如水电站、大坝或地铁等是为了实现保护人类或服务于人类的目的而建造且运转的。因此,韦伯大辞典对系统定义为:“系统是由许多通常是种类不同的部分,依照一个共同的计划或适用于一个共同目的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统一体。”[1]这个复杂统一体中的各元素以及元素之间通过与环境间的输入输出关系实现系统的整体特性。首先,对复杂系统进行研究时要从整体角度出发,系统各组成元素单独所具有的性质并不能代表系统各元素相互作用且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后整体表现出来的功能,也即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的“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其次,系统的突现性被系统科学家认为是“系统整体具有其组成部分所不具有且不能根据部分的行为加以预测的性质”[1]。第三,“复杂性的构造是分等级的,并且不同层次需要用不同的语言来描述”[5]。复杂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层级所构成,对任何系统来说,层级结构提供了最可行的形式[6],实践证明,复杂系统的组织层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系统的控制能力越弱,越需要增加系统的层级结构以利于系统演化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最后,系统处在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变化中。因此,研究系统的动态演化机制是深入了解系统并对系统进行管理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