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学报

期刊导读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系统论视

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6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不仅能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能提高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的能力。系统论作为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认为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一个系统。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显然也是一个系统。所以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析,针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2019年4月3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联合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对进入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可见,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已经引起政府极大的重视,所以对于产教融合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我国学者对于产教融合的研究集中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转型和学徒制等方面,大多停留在类型研究、与市场适应性研究等方面并提出改进策略。基于此,本文从系统论角度论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针对现存的问题,相应提出改进措施。

将系统论引入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人过程的总和,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产教融合是为了培养适合产业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产业和教育内部各要素互相配合协同合作的一种互利共赢的培养模式。所谓深度合作,即“学校可以生产,企业可以教学”,真正达到学校和企业高度融合。

系统论。系统论是贝塔朗菲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最初应用于生物界,后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中。学术界普遍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皆为系统。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子要素一旦组成一个整体系统,其所具有的功能就不能简单理解为子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往往表现出每个子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其次,当各个子要素之间主要表现为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抵消时,可取得更大的收益,即“1+1>2”的效果。因此,在一个整体系统中,使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协同,可放大系统功能,促进系统结构优化,进而达到效果最优化。

将系统论引入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更好的培养理实兼备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和产业深入合作的培养模式,是培养人过程的总和。显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既然是一个系统,就符合系统论的特点和性质,所以可以将系统论作为论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干预少,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深度不够。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在我国现存的“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提供一个学习场所和学习机会,企业提供一个实习和锻炼机会,这种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和产业并没有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其次,产教融合也没有引起政府足够多的重视。

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制定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一,制定培养目标一般是高职院校根据政府政策和企业的需求自行制定,企业只提供用人标准,这直接导致如果没有岗前培训学生毕业后是无法直接进入企业工作,那么产教融合的意义就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其二,通过查阅文献,不难发现高职院校现有的培养目标过于重视技能技术的学习,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明显不足。这可能在短期内有助于学生的就业,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培养目标明显不利于学生可持续的发展。

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等方式已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课程内容滞后性。高职院校根据政策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自行进行课程的设置,并没有真正的深入市场进行调查,所以课程设置并不能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调整,直接导致学生择业难就业难的问题。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跟工作内容衔接,同时不利于职业院校的长远发展。第二,课程比例失衡。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高职院校为了促进学生的就业,在课程设置上过于重视实践知识的学习,减少或者甚至忽略了理论知识的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