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学报

期刊导读

系统科学视角下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的思考

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5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一个非常重要而特殊的群体,相对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更应该成为先进性的模范代表。近年来大学生党员队伍不断扩大,为我们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大学生党员队伍发展不平衡,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发挥不明显。如何培育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立健全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系统科学视角下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的内涵和原则

系统科学,即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钱学森指出:“系统就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1]党员先进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包含思想理论、思想觉悟和实践作为等方面的先进性,其发展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是变化发展着的。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涵盖目标、主体、客体、内容、原则、方法等要素在内,并时刻与环境发生互动的统一整体。从系统科学视角探讨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就是运用系统科学思想、原理和方法等,认真研究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系统内部各要素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入探讨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的体制、机制、内容、方法等,充分激发各相关要素的能动性,使系统内部各要素达到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理想状态,使系统与外部环境实现良性循环互动,从而最终实现整体最佳效果。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应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系统整体性指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它是系统最基本的属性。[2]系统的整体性特性要求我们处理问题时要善于从整体出发,既注重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质量,优化系统内部结构,使各要素协调配合,同时加强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流互动,实现整体功能的最大化。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坚持整体性原则,就要着眼于整体,系统地研究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主体体系、方法体系等,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从整体性出发,绝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只从事物本身的整体性出发,而应包括从事物所从属的更高一级整体性出发。[4]因此,不仅要研究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的自身系统,还要研究党员教育管理系统和高校德育系统等。

第二,层次性原则。系统的层次性是指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按照整体与部分的构成关系而形成的不同质态的分系统及其排列次序。[1]系统层次性原则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事物系统时,一定要遵循其层次性规律,注意层次质量、层次数量、层次顺序等对系统整体作用发挥的影响。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坚持层次性原则,就是要认真研究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工作中不同层级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来看,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需要学校党政领导,院系党政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任课教师、基层党务工作者、政工队伍等相关工作人员组成“金字塔”式的层级系统来加以落实。从横向来看,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宏观上需要依靠社会、高校、家庭、大学生党员个人的协调配合;微观上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状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知识结构、成长背景等加以分层次有区别培育。

第三,动态性原则。任何现实的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总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就是系统的动态性。[3]系统动态性原则要求我们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研究系统,掌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效益。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要遵循大学生党员思想发展变化循序渐进的规律,根据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不同阶段表现及要求,及时协调系统各要素的关系,适时调整目标、主体、内容、方法等,建立动态培育跟踪机制,使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在动态中发展。

二、系统科学视角下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问题审视

目前,高校很重视发展党员工作,但对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着力点更多放在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阶段,对于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先进性后续培育力度显得不足。同时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的主体主要还是放在学院一级,力量相对薄弱,培育存在“先热后冷”的状况,导致一些学生党员出现认识模糊化、动机功利化、责任淡漠化、角色平庸化等现象,这些已然成为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是孤立单一的,从系统科学的视角来分析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尚未将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培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建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一篇:试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系统科学思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