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学报》
1 引言
回顾风景园林学百余年历程,在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的交互作用下,风景园林发生着一系列变化。二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崛起及工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人们开始反思过去的所为。较之昙花一现的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人文思想,科学技术对风景园林的影响更加持久,生态主义成为当代风景园林领域最具影响力、生命力的思想。与之相应,现代风景园林实践的内容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园林范畴”,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面。自然环境、区域景观、乡村、高速公路、城市街道、停车场、建筑屋顶,乃至河流、甚至雨水系统都是现代风景园林学关注的对象。从花园到公园,再到公园体系,包含建成环境与风景环境,风景园林学的研究尺度不断拓展,也带来了界面的拓展。当代风景园林师不再囿于小尺度的视角去探讨“点”的问题,也不局限于从区域的高度出发,思考“面”的问题,而是在更大范围、多层次的视角下,思考人居环境系统与结构性问题。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场所信息采集、环境评价与分析、复杂系统模拟、交互式实时呈现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在风景园林学的研究中得以运用,逐步将景园研究引向系统。其中以系统论、景观生态学、可持续技术、数字技术等当代科学技术与风景园林学关系最为密切。也正是基于此,我们必须重新梳理、审视现代风景园林学的内涵及架构体系。
2 走向系统的风景园林学
2.1 从要素到系统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属性。所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风景园林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一方面保留了自然素材的原初属性,并遵循自然演替的规律;另一方面园林空间又是依据人的诉求营造的空间环境,具有文化内涵。由于风景园林具有多目标的特点,如何在风景园林环境中协调不同的目标,使系统整体最优化已成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系统论强调将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协同作用,将各个部分的协同效能最大化,从而实现整体效益最优。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既要服从于自然规律、也要服务于人的诉求,更有形而上的境界,因此分别应对了风景园林的“真、善、美”三大基本价值。“真”代表着科学理性,反映了人类对过去经验的“规律性”认识;“善”体现出人类的愿景与意志,具有“目的性”;而“美”则是理想的境界,具有“精神性”。比较起美术与建筑,风景园林更具复杂性与多元性。当代风景园林学,需要基于学科的自律性,变离散的群知识为系统体系,依据认知规律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以此来实现系统的最优。作为系统的风景园林通过诸要素的集成,将风景园林的自然属性和人工属性经过人为干预生成“新的系统”。与之相应,现代风景园林教育需要将不同的科目、课程、知识点系统、有机地整合。
2.2 集约化的景园观
风景园林学本身具有多目标的属性,系统观的指导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同时满足多种诉求的可能。与单纯强调节约不同,集约化在系统观念的基础上追求系统生命周期内投入产出综合效益的最大化。集约型风景园林旨在风景园林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再利用)内,通过合理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上改善景园生态环境,进而优化土地等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环境,通过景园环境生态效能的整体提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3 耦合的方法论
物理学中“耦合”是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①因而“耦合”的概念包含了系统、关系和动态3个方面。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早已不是“修建性”的规划与美化,而是基于学科的本体特征,走向了系统化规划设计之路,需要综合、统筹、科学地组织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具有动态、多样及复合的效应。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多目标特征,使其必须统筹生态、空间、文化、功能4个基本面,它们彼此游离又高度聚合,彼此独立又互相依存,体现了一种共生的相互关系,不影响各自原本存在的同时共同对景观产生影响。风景园林不是以上4个基本面的简单叠加,而是统一的整体,具有复合性特征。将“耦合”的基本理念引申到风景园林设计中来,就是强调对场所的尊重及自然力的运用,将多设计目标与场所固有的秩序和要素之间相关联,而这样的一种关联目的就在于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提升环境整体的品质。“耦合”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策略,也是设计策略中最具有共性特征的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将原有场所组成元素进行重组和二次加工以形成满足多设计目标的、新的场所秩序。“耦合”不是对场所属性的改变,而是最大限度地将弥合“异源性”的元素与“本源性”的场所,是一个生成和谐整体的过程,亦即耦合法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