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学报》
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是一种发生于3 岁前儿童的较严重的发展性障碍[1]333。它是一种因神经心理功能异常而导致沟通交流、社会交往和行为三方面同时出现严重问题的综合征。这是一种谱系障碍,2013 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五版提出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概念。国内各界对孤独症的认识经历了较长的过程。社会大众最初对孤独症这种障碍完全陌生,这类儿童从外表上看与普通孩子区别不大,只是看上去有点怪,不太合群,不大理会人,喜欢独处,自言自语或沉默寡言,一开始人们只是觉得这类孩子是性格脾气古怪,并不认为是一种问题和障碍。随着这个群体的快速加大,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被发现和确诊,尤其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孤独症儿童成爆发性增长,这种隐性障碍逐渐浮出水面转化成显性障碍。2014 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发布的美国孤独症患病率高达1/68[2]。而我国虽然没有做过这方面的普查,据业内研究者保守估计,我国有孤独症人士1 千万以上,14 岁以下的孤独症儿童少年不少于200 万。这么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教育安置成为巨大的挑战,在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的环境下学习成长无疑对孤独症儿童的发展最为有利,然而由于他们特有的身心缺陷导致的问题行为成为他们在融合教育环境下随班就读的最大障碍。本文主要讨论孤独症儿童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如何从协同理论的观点调适他们的行为,以便引导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提示班主任、科任教师如何营造和谐的氛围,引导班级同学理解孤独症儿童的怪异行为,学习与其相处,帮助孤独症同学融入集体之中。
协同论是研究事物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系统理论[3]。协同论由联邦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于1979 年建立。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其中也包括复杂的人类社会行为。生命体是一个活跃的生物体系统,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各个层次紧密相联系的统一整体。要维持人的动作和行为,需要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和系统的协同完成。而孤独症儿童存在着神经系统的病变和障碍,导致机体在进行信息传导和动作控制的某些环节出现不畅和障碍,使得孤独症儿童产生异常的刻板行为和问题行为。孤独症儿童的很多异常行为均可基于协同论的视角找到其内在的生物学因素。本文借助协同论的视角首先分析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内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孤独症儿童融合的策略。
一、协同论视角下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内在因素分析
(一)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
孤独症儿童总是频繁出现前后晃动身体、摆动手指、咬嘴唇、击打头部、啃指甲等自我刺激甚或是自伤的行为,这些行为和孤独症儿童感知觉异常有关,提示他们的神经系统协调能力不足,接收到的外界刺激处理和统合异常,导致其不自主地重复那些自我刺激的动作和行为。举例来讲,当你发现孤独症儿童在课堂上不时地前后晃动身体时,其实他并非不守纪律有意捣乱,而是其自身神经系统不受控制地寻找身体的本体感,是本体感异常的表现。因此,孤独症儿童的多动行为与注意力缺陷儿童的多动行为有质的区别。孤独症儿童的多动行为是无意识的行为,不受主观控制,而注意力缺陷儿童(多动症儿童)的多动行为是可控的,可以通过特定药物改善的。假如老师在课堂上背着身子进行板书时,下面有同学在做小动作,当老师转过身望向发出声响的地方,如果是多动症儿童他会立刻停止做小动作,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而如果是孤独症儿童则继续旁若无人地做刻板动作,无论老师看不看他都不会停止,也不会对老师的责备目光而有所反应。从以上例子可以了解孤独症儿童机体神经系统的不协调和感觉统合失调的状况,机体自身在努力找寻系统的平衡,因此出现那些自我刺激或刻板的行为。我们从协同论的视角了解了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生物学因素,对他们有些怪异的刻板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就会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二)孤独症儿童的智力异常现象
从协同论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孤独症儿童自身的神经系统协同性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部分孤独症儿童存在智力障碍。Ritvo 和Freeman 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中智商低于50 的孤独症儿童大约占到60%;智商在50~70 之间的占到20%;还有20%的孤独症儿童智力正常,智商在70 以上[4]150。每个孤独症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都是不相同的,在其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和基因变异等原因,这些儿童在其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或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在关键发育步骤中出现了差错和障碍,使得其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8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的智力水平均达不到正常的区间。而且其孤独症倾向与智力水平具有相关性,孤独症程度重的通常其智力障碍程度也比较严重,高功能的孤独症儿童智力基本趋于正常。而智力障碍通常伴随社会适应性行为的障碍,这是孤独症儿童常常出现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